close
察網:阿三外泄群聊紀錄,日本反手打臉
導讀: 關於日本力挺印度的信息,隻有兩種可能:真或假。真的,那麼等於把日本人私下跟印度勾連內容給爆瞭。假的,阿三顯然別有用心,要拖日本下水。無論真假,阿三這次輿論戰還頗有技巧,旱澇保收,但沒想到打臉來得太快。
前天印度幾傢媒體放出風聲,歡呼終於有個 大國 出來挺印度。這個 大國 就是日本,阿三們一片興高采烈,仿佛這下就得道多助瞭。
據《印度快報》說法是日本駐印度大使平松賢司在七八月份與印度官員會談時表示, 日本方面認為洞朗地是中國與不丹的 爭議領土 ,不丹與印度簽有安全協議台中滴雞精門市,這就是印度介入爭端的原因。
這些談話跟印度本身宣傳口徑相當合拍,阿三歡滴雞精推薦孕婦欣鼓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。
在這場國際輿論戰中,《印度快報》戲很足,非常活躍,名氣蓋過瞭《印度時報》《印度教徒報》等傳統大報。
關於日本力挺印度的信息,隻有兩種可能:真或假。
真的,那麼等於把日本人私下跟印度勾連內容給爆瞭。
假的,阿三顯然別有用心,要拖日本下水。
無論真假,阿三這次輿論戰還頗有技巧,旱澇保收,但沒想到打臉來得太快。
華春瑩在18日外交部記者會上,針對這一問題直接回答:我註意到相關報道,日本駐印度大使也許真的想幫印度說話,但我還是想提醒他,在搞清楚事實之前,最好不要信口開河。
然後就尷尬瞭,18號晚間,日本駐印大使館正式出面否認印度媒體報道,平松賢司當時隻是強調瞭雙方不應以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。直接否認日本官方有 支持印度立場 的態度。
原本歡騰的阿三們,現在不知道什麼感覺,相信臟兮兮的阿三心理調整能力很好,他們又在準備下一波輿論佈局。
從整個事件來分析,最有可能是:
松平賢司七八月份跟印度官員應當說過一些傾向印度的言論,但如果被公開,日本不會承認。日本絕不可能因為中印邊境對峙,而公開站中國對立面。
印度官方將消息透露給媒體,由媒體造勢來給阿三們打氣,雖然能攪渾輿論場,但給日本人挖瞭一個坑,結果日本人不得不自己把這個坑給填瞭。阿三貌似精明,實際上得不償失。阿三還能精得過日本人?
這就像微信群聊時,阿三和本子在群裡聊得熱火朝天,本子通過配合阿三的對中國攻擊言論,試圖使阿三相信他們是一對好基友。
然而阿三為瞭得瑟,就把聊天紀錄給透露瞭。本子觀望瞭一下,覺得犯不上為這種事得罪中國,不得不出來尷尬的澄清此事。
對於事件本身談不上嚴重或不嚴重,日本跟印度勾連暗中對付中國,大傢心知肚明,隻是臺面上不能明說而已。
關於印日關系問題,這兩個國傢因為各種因素現在越走越近,有著一些共同利益,互相利用,互相打氣。但離盟友還很遠很遠。
印日茍合
沒有一個經濟強國是以印度為單一外交對象,而是以整個南亞佈局來決定跟印度的關系親疏。
這跟各國對華關系重要性完全不同,日本也不例外。而且對華關系變化,會深深影響到對印關系。
日本對印關系,既取決於它的南亞政策,也受對華關系冷熱影響。
南亞八國,基本全是窮國,有的還是全球最不發達國傢。它們需要富國經濟援助,而日本在八十年代之前,對南亞不予重視,冷冷冰冰,因此對印度也處於這種狀態。
60年代,特別是1962年之後,印度想向日本靠攏,想對中國形成戰略夾擊之勢。但日本對印度毫無熱情,不管阿三怎麼揮著小手絹,日本還是捂緊錢袋子,不跟阿三玩。
日本的亞洲外交重點當時是東南亞,南朝鮮和中國大陸,七十年代中日建交後,印日關系更加冷淡,主要原因就是上面說的,南亞次大陸不是日本的目標,這就決定日本對印度的外交熱度。
另外一個因素是印度過於接近蘇聯,而日本必須站在美國一邊,亦步亦趨。
從當時日本首相外訪就可以看出,印日關系隨便到什麼程度?1961年池田勇人訪問新德裡和伊斯蘭堡之後,整整過瞭23年,1984年中曾根康弘才再訪印度,而且照樣訪問巴基斯坦。
阿三就很不開心,覺得日本在搞平衡,不重視印度這個偉大國傢。日本也沒搭理它,1990年後國際風雲突變,蘇聯解體,東歐巨變,日本對外交政策進行瞭調整,開始接近南亞地區。
1990年4月,海部俊樹連訪印度,巴基斯坦,斯裡蘭卡,孟加拉國,公開表示要對這個 被遺忘的角落 進行大力援助。
日本的目標是想成為一個政治大國,印度當時也非常困難,它與蘇聯的特殊關系已不復存在,原本大量供應的蘇制武器交易,俄羅斯突然要求印度必須以硬通貨來結算,不再接受盧比和貨物抵減。
美國與西歐的目光都集中在中東歐,特別是巴幹爾半島,日本則忙進入南亞。印度收到日本拋來的媚眼後,印度外長說: 日本沒有忘記這個地區(南亞),這給瞭我們一種安心的感覺。
對日本來說,這正是它拓展外交空間,擴大影響力的絕好機會,海部俊樹在新德裡訪問時表示要將亞洲聯接起來,超越冷戰時代。
日本打開錢袋子,承諾將來會把對外援助的五分之一投入南亞,它要通過經濟援助來確立在亞洲的領導地位,進而謀求政治大國地位。
當時中國驚魂未定,還要受西方各種制裁,格外低調,日本想領導亞洲那點心思誰不知道?
印度國大黨政府意識到抓住機會與日本搞好關系,可以得到經濟援助,技術支持,提高印度的工業競爭力,實現經濟增長。
這樣,印度和日本就 啪 的一聲茍合到瞭一起。
各懷鬼胎
日本對南亞就是靠小錢錢開路,人到哪,錢就撒到哪裡。這種做法,在公知眼中,肯定是全球第一傻。日本?嗯,那肯定是精明機智。
但日本無償援助隻側重於巴基斯坦,孟加拉國,尼泊爾,斯裡蘭卡,阿三那邊以有償援助為主。阿三吃醋瞭,覺得日本不厚道。
還有技術人員培訓,研修人員資助,專傢團,調查團等科技方面合作,也是以尼泊爾,斯裡蘭卡,巴基斯坦為主。
日本不給阿三無償援助有一個主要問題:錢一旦到瞭阿三手裡,會不翼而飛,有償援助(貸款)也會這樣,阿三的利用率非常低,日本人都查不到這錢哪去瞭?
日本對印度國內以私人投資為主,像鈴木公司就跟印度國企馬魯蒂汽車公司合作,五十鈴公司跟印度斯坦摩托車合作,然後日產,豐田,三菱,馬自達,雅馬哈,本田等主要企業也在日本內閣政策協調下,紛紛湧入印度。
但企業來瞭,投入的錢卻非常非常少,有的企業投資負增長,因為阿三的環境,效率,道路,技術,工人素質都很難令人接受,而且看不到改善的規劃。
日商對印度打瞭負分,認為這是一個 難以交往的國傢 。
更麻煩的是印巴關系處理,日本人非常頭疼,阿三自我感覺特別良好,很喜歡暗示日本支持它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立場。實際上日本的影響力又不足以推動這一問題解決,更不可能提出任何具體措施。
最後日本不得不表態,它不想卷入克什米爾問題,以期打消巴基斯坦的懷疑。
另外日本知道印滴雞精度在搞核武器,自以為給瞭阿三一些援助,就能說上話,力勸阿三加入《核不擴散條約》,阿三說日本看問題不全面,拒絕答應。
這些矛盾,對印日雙方來說,都隻能掩蓋著,實質上是兩個國傢共同利益還不夠,很難走近。
日本目的很明確,加強他在南亞滲透力,提升亞洲政治地位。
印度經濟上,政治上都想利用日本。
印日競爭
阿三想入常,鬼子也想入常,表面上這是共同奮鬥目標,實際上是激烈的競爭對手。
能不能成為第六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?起碼需要:
一,五常一致同意。
二,三分之二以上聯合國會員同意。
關於第一點誰會覺得有可能?但阿三不信,還充滿著樂觀,相信隻要努力,五常部會有感動的一天。
日本不這樣想,它要通過這一系列活動,使自己變成正常國傢,這點跟德國是一致的。
五個常任,對印日態度也不一樣。對印度是安撫為主,對日本是回避。
在國際上來說,是阿三牽頭搞出瞭入常4G(印日德,巴西),日本有經濟可以作為杠桿,對一些國傢施加影響。阿三啥都沒有,就靠賣萌。
日本當時還提出入常改革方案:
一,不損害原五常利益。
二,不尋求否決權。
三,不影響安理會工作效率。
意思就是你給我個名份就可以瞭,我不要實質權力。
這跟阿三的異想天開,不切實際想法完全不一樣,日本這個以退為進策略,反而得推薦滴雞精到瞭一些小國支持,阿三則被認為吃飽瞭撐的。
在聯合國成立50周年大會上,意大利跳出來攪局,對印度的 聯合國改革倡議 提出反提案,巴基斯坦跟上,這事就算黃瞭。
中國不可能允許亞洲出現另外一個常任理事國,印度機智的認為是中國在背後搞他,當時印度媒體又煽動瞭一輪悲情戲,說中國整印度。
印度跟日本在這個問題上是競爭對手,美國可以在一定條件下支持日本入常,把它視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有力幫手,但美國對印度的態度截然不同,阿三跟美國在印度洋,南亞戰略目標有天然沖突。
就算入常問題再被推動起來,日本和印度之間肯定是一場拉鋸戰。
美國因素
當中國快速崛起之後,在亞太地區影響力急局上升,美國認為中國挑戰瞭它的亞太霸主地位。
遏制中國,一直是美國亞太戰略生成的主要動機。
一,美國需要密切與同盟的關系。
二,挑撥亞太各國與中國的關系。
三,在亞洲構築一個對華包圍圈。
這樣,對中國戒心甚重的印度就可以派上用場,在蘇聯解體十多年後,印度再次扮演起一個平衡器角色。
美國在東亞有兩個鐵桿盟友:日本與韓國,一旦將印度成功納入旗下,遏制中國的兩翼齊飛戰術就有望成功。
美國對印度不斷示好,從精神和物質上都給予一些鼓勵,首先給阿三戴上一頂 世界上最大民主國傢 高帽子。美國一定調,公知就紛紛跟上,大贊印度民主體制。
然後,美國在經濟,軍事領域與印度展開一系列合作,日本則緊跟美國政策。比如這次中印對峙,美國在公開場合保持不站隊立場,日本就馬上澄清印度說法。
加上懷孕滴雞精日本自身南亞政策,日印關系發展在一些方面已經走在美國前面。特別是在官方經濟援助方面。
同時,美國也支持印日靠攏,2007年美印聯合海上軍演 馬拉巴爾 ,美國就將軍演水域從印度洋移到琉球海域,有意為印日軍事合作提供契機。
2009年,美印正式邀請日本參加馬拉巴爾海上軍演。
到今天形成瞭美印澳日四國軍事合作態勢,連韓國也有份。多國軍演長期化,制度化趨勢也愈來愈明顯,針對中國意味非常明顯。
加上跟俄羅斯海軍的常規軍演,阿三自以為在印度洋具備瞭將中國排擠在外的實力。但從長遠看,阿三是在引狼入室,而且狼來得不少。
印度洋是中國早晚要進入的關鍵海域,介入的國傢越多,機會也越大,因為沒有一個國傢是真的為阿三利益來到印度洋。
幾年之後,阿三可能連哭都哭不出來。誰是對印度洋充滿野心國傢中海軍力量最弱的?就是印度,最終還是要靠實力說話。
中印日三角關系
中國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,盡管總體經濟實力上還不如日本,然而從整體上壓倒日本,隻要中國步子不亂,隻是時間問題。
中日之間雖然經濟聯系十分緊密,政治上卻處於冰凍期,日本內閣缺乏誠意,悔意,善意,是造成中日關系惡化的最重要因素。
從是否加入 一帶一路 就可以看出日本的糾結,對華經濟和政治上的相悖政策,使得日本難以在最佳時機抓住機遇。
中國實力提升後,一旦在亞太地區壓過美國軍事實力,那麼一直依靠美國保護的日本海上能源線安全,就會受到中國極大威脅(日本的想法)。
無論中國如何表示會保證海上正常貿易通行自由,但日本決不會輕易把自己的未來交在中國手中,除非中國能像美國一樣征服日本。
中國跟阿三,跟日本之間貿易量遠遠超過印日之間貿易量,日本決不可能為瞭印日關系,而以犧牲中日關系為代價。
阿三會不會因為印日關系而犧牲中印關系,則不大好說,因為印度人民黨政權遠比國大黨瘋狂。
印度對外政策的基石仍然是 不結盟 原則,當印度與日本過分接近時,超越不結盟紅線,印度國內政治會引發強烈對抗。
對印度來說,外部威脅最大的並不是中印邊境爭端,而是中國對南亞地區滲透深入,當不丹,尼泊爾等國傢不再是印度戰略緩沖區之後,印度就會坐臥不安。
對日本來說,它的石油90%依靠海運,中東到印度洋,通過馬六甲海峽,這種海上生命線,偏偏也是中國必須守住的能源安全線。
這種矛盾必將長期存在,除非中日之間建立深度互信,但這年頭誰會相信誰呢?
印度一直是個奇葩,
既想從中印貿易過程中提升經濟活力,又想占到邊境便宜。
既想加入 亞投行 獲益,又對 一帶一路 心懷抵觸。
既想跟美日澳共同 保衛 印度洋,又想借俄羅斯之力加強海上防衛能力。
既想跟中東石油土豪保持親密友誼,又想跟以色列抱成一團。
一切都想要的阿三,最終一切都會失去!
責編:施成德
(如涉版權請聯系banquan@haijiangzx.com轉載請註明海疆在線)
導讀: 關於日本力挺印度的信息,隻有兩種可能:真或假。真的,那麼等於把日本人私下跟印度勾連內容給爆瞭。假的,阿三顯然別有用心,要拖日本下水。無論真假,阿三這次輿論戰還頗有技巧,旱澇保收,但沒想到打臉來得太快。
前天印度幾傢媒體放出風聲,歡呼終於有個 大國 出來挺印度。這個 大國 就是日本,阿三們一片興高采烈,仿佛這下就得道多助瞭。
據《印度快報》說法是日本駐印度大使平松賢司在七八月份與印度官員會談時表示, 日本方面認為洞朗地是中國與不丹的 爭議領土 ,不丹與印度簽有安全協議台中滴雞精門市,這就是印度介入爭端的原因。
這些談話跟印度本身宣傳口徑相當合拍,阿三歡滴雞精推薦孕婦欣鼓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。
在這場國際輿論戰中,《印度快報》戲很足,非常活躍,名氣蓋過瞭《印度時報》《印度教徒報》等傳統大報。
關於日本力挺印度的信息,隻有兩種可能:真或假。
真的,那麼等於把日本人私下跟印度勾連內容給爆瞭。
假的,阿三顯然別有用心,要拖日本下水。
無論真假,阿三這次輿論戰還頗有技巧,旱澇保收,但沒想到打臉來得太快。
華春瑩在18日外交部記者會上,針對這一問題直接回答:我註意到相關報道,日本駐印度大使也許真的想幫印度說話,但我還是想提醒他,在搞清楚事實之前,最好不要信口開河。
然後就尷尬瞭,18號晚間,日本駐印大使館正式出面否認印度媒體報道,平松賢司當時隻是強調瞭雙方不應以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。直接否認日本官方有 支持印度立場 的態度。
原本歡騰的阿三們,現在不知道什麼感覺,相信臟兮兮的阿三心理調整能力很好,他們又在準備下一波輿論佈局。
從整個事件來分析,最有可能是:
松平賢司七八月份跟印度官員應當說過一些傾向印度的言論,但如果被公開,日本不會承認。日本絕不可能因為中印邊境對峙,而公開站中國對立面。
印度官方將消息透露給媒體,由媒體造勢來給阿三們打氣,雖然能攪渾輿論場,但給日本人挖瞭一個坑,結果日本人不得不自己把這個坑給填瞭。阿三貌似精明,實際上得不償失。阿三還能精得過日本人?
這就像微信群聊時,阿三和本子在群裡聊得熱火朝天,本子通過配合阿三的對中國攻擊言論,試圖使阿三相信他們是一對好基友。
然而阿三為瞭得瑟,就把聊天紀錄給透露瞭。本子觀望瞭一下,覺得犯不上為這種事得罪中國,不得不出來尷尬的澄清此事。
對於事件本身談不上嚴重或不嚴重,日本跟印度勾連暗中對付中國,大傢心知肚明,隻是臺面上不能明說而已。
關於印日關系問題,這兩個國傢因為各種因素現在越走越近,有著一些共同利益,互相利用,互相打氣。但離盟友還很遠很遠。
印日茍合
沒有一個經濟強國是以印度為單一外交對象,而是以整個南亞佈局來決定跟印度的關系親疏。
這跟各國對華關系重要性完全不同,日本也不例外。而且對華關系變化,會深深影響到對印關系。
日本對印關系,既取決於它的南亞政策,也受對華關系冷熱影響。
南亞八國,基本全是窮國,有的還是全球最不發達國傢。它們需要富國經濟援助,而日本在八十年代之前,對南亞不予重視,冷冷冰冰,因此對印度也處於這種狀態。
60年代,特別是1962年之後,印度想向日本靠攏,想對中國形成戰略夾擊之勢。但日本對印度毫無熱情,不管阿三怎麼揮著小手絹,日本還是捂緊錢袋子,不跟阿三玩。
日本的亞洲外交重點當時是東南亞,南朝鮮和中國大陸,七十年代中日建交後,印日關系更加冷淡,主要原因就是上面說的,南亞次大陸不是日本的目標,這就決定日本對印度的外交熱度。
另外一個因素是印度過於接近蘇聯,而日本必須站在美國一邊,亦步亦趨。
從當時日本首相外訪就可以看出,印日關系隨便到什麼程度?1961年池田勇人訪問新德裡和伊斯蘭堡之後,整整過瞭23年,1984年中曾根康弘才再訪印度,而且照樣訪問巴基斯坦。
阿三就很不開心,覺得日本在搞平衡,不重視印度這個偉大國傢。日本也沒搭理它,1990年後國際風雲突變,蘇聯解體,東歐巨變,日本對外交政策進行瞭調整,開始接近南亞地區。
1990年4月,海部俊樹連訪印度,巴基斯坦,斯裡蘭卡,孟加拉國,公開表示要對這個 被遺忘的角落 進行大力援助。
日本的目標是想成為一個政治大國,印度當時也非常困難,它與蘇聯的特殊關系已不復存在,原本大量供應的蘇制武器交易,俄羅斯突然要求印度必須以硬通貨來結算,不再接受盧比和貨物抵減。
美國與西歐的目光都集中在中東歐,特別是巴幹爾半島,日本則忙進入南亞。印度收到日本拋來的媚眼後,印度外長說: 日本沒有忘記這個地區(南亞),這給瞭我們一種安心的感覺。
對日本來說,這正是它拓展外交空間,擴大影響力的絕好機會,海部俊樹在新德裡訪問時表示要將亞洲聯接起來,超越冷戰時代。
日本打開錢袋子,承諾將來會把對外援助的五分之一投入南亞,它要通過經濟援助來確立在亞洲的領導地位,進而謀求政治大國地位。
當時中國驚魂未定,還要受西方各種制裁,格外低調,日本想領導亞洲那點心思誰不知道?
印度國大黨政府意識到抓住機會與日本搞好關系,可以得到經濟援助,技術支持,提高印度的工業競爭力,實現經濟增長。
這樣,印度和日本就 啪 的一聲茍合到瞭一起。
各懷鬼胎
日本對南亞就是靠小錢錢開路,人到哪,錢就撒到哪裡。這種做法,在公知眼中,肯定是全球第一傻。日本?嗯,那肯定是精明機智。
但日本無償援助隻側重於巴基斯坦,孟加拉國,尼泊爾,斯裡蘭卡,阿三那邊以有償援助為主。阿三吃醋瞭,覺得日本不厚道。
還有技術人員培訓,研修人員資助,專傢團,調查團等科技方面合作,也是以尼泊爾,斯裡蘭卡,巴基斯坦為主。
日本不給阿三無償援助有一個主要問題:錢一旦到瞭阿三手裡,會不翼而飛,有償援助(貸款)也會這樣,阿三的利用率非常低,日本人都查不到這錢哪去瞭?
日本對印度國內以私人投資為主,像鈴木公司就跟印度國企馬魯蒂汽車公司合作,五十鈴公司跟印度斯坦摩托車合作,然後日產,豐田,三菱,馬自達,雅馬哈,本田等主要企業也在日本內閣政策協調下,紛紛湧入印度。
但企業來瞭,投入的錢卻非常非常少,有的企業投資負增長,因為阿三的環境,效率,道路,技術,工人素質都很難令人接受,而且看不到改善的規劃。
日商對印度打瞭負分,認為這是一個 難以交往的國傢 。
更麻煩的是印巴關系處理,日本人非常頭疼,阿三自我感覺特別良好,很喜歡暗示日本支持它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立場。實際上日本的影響力又不足以推動這一問題解決,更不可能提出任何具體措施。
最後日本不得不表態,它不想卷入克什米爾問題,以期打消巴基斯坦的懷疑。
另外日本知道印滴雞精度在搞核武器,自以為給瞭阿三一些援助,就能說上話,力勸阿三加入《核不擴散條約》,阿三說日本看問題不全面,拒絕答應。
這些矛盾,對印日雙方來說,都隻能掩蓋著,實質上是兩個國傢共同利益還不夠,很難走近。
日本目的很明確,加強他在南亞滲透力,提升亞洲政治地位。
印度經濟上,政治上都想利用日本。
印日競爭
阿三想入常,鬼子也想入常,表面上這是共同奮鬥目標,實際上是激烈的競爭對手。
能不能成為第六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?起碼需要:
一,五常一致同意。
二,三分之二以上聯合國會員同意。
關於第一點誰會覺得有可能?但阿三不信,還充滿著樂觀,相信隻要努力,五常部會有感動的一天。
日本不這樣想,它要通過這一系列活動,使自己變成正常國傢,這點跟德國是一致的。
五個常任,對印日態度也不一樣。對印度是安撫為主,對日本是回避。
在國際上來說,是阿三牽頭搞出瞭入常4G(印日德,巴西),日本有經濟可以作為杠桿,對一些國傢施加影響。阿三啥都沒有,就靠賣萌。
日本當時還提出入常改革方案:
一,不損害原五常利益。
二,不尋求否決權。
三,不影響安理會工作效率。
意思就是你給我個名份就可以瞭,我不要實質權力。
這跟阿三的異想天開,不切實際想法完全不一樣,日本這個以退為進策略,反而得推薦滴雞精到瞭一些小國支持,阿三則被認為吃飽瞭撐的。
在聯合國成立50周年大會上,意大利跳出來攪局,對印度的 聯合國改革倡議 提出反提案,巴基斯坦跟上,這事就算黃瞭。
中國不可能允許亞洲出現另外一個常任理事國,印度機智的認為是中國在背後搞他,當時印度媒體又煽動瞭一輪悲情戲,說中國整印度。
印度跟日本在這個問題上是競爭對手,美國可以在一定條件下支持日本入常,把它視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有力幫手,但美國對印度的態度截然不同,阿三跟美國在印度洋,南亞戰略目標有天然沖突。
就算入常問題再被推動起來,日本和印度之間肯定是一場拉鋸戰。
美國因素
當中國快速崛起之後,在亞太地區影響力急局上升,美國認為中國挑戰瞭它的亞太霸主地位。
遏制中國,一直是美國亞太戰略生成的主要動機。
一,美國需要密切與同盟的關系。
二,挑撥亞太各國與中國的關系。
三,在亞洲構築一個對華包圍圈。
這樣,對中國戒心甚重的印度就可以派上用場,在蘇聯解體十多年後,印度再次扮演起一個平衡器角色。
美國在東亞有兩個鐵桿盟友:日本與韓國,一旦將印度成功納入旗下,遏制中國的兩翼齊飛戰術就有望成功。
美國對印度不斷示好,從精神和物質上都給予一些鼓勵,首先給阿三戴上一頂 世界上最大民主國傢 高帽子。美國一定調,公知就紛紛跟上,大贊印度民主體制。
然後,美國在經濟,軍事領域與印度展開一系列合作,日本則緊跟美國政策。比如這次中印對峙,美國在公開場合保持不站隊立場,日本就馬上澄清印度說法。
加上懷孕滴雞精日本自身南亞政策,日印關系發展在一些方面已經走在美國前面。特別是在官方經濟援助方面。
同時,美國也支持印日靠攏,2007年美印聯合海上軍演 馬拉巴爾 ,美國就將軍演水域從印度洋移到琉球海域,有意為印日軍事合作提供契機。
2009年,美印正式邀請日本參加馬拉巴爾海上軍演。
到今天形成瞭美印澳日四國軍事合作態勢,連韓國也有份。多國軍演長期化,制度化趨勢也愈來愈明顯,針對中國意味非常明顯。
加上跟俄羅斯海軍的常規軍演,阿三自以為在印度洋具備瞭將中國排擠在外的實力。但從長遠看,阿三是在引狼入室,而且狼來得不少。
印度洋是中國早晚要進入的關鍵海域,介入的國傢越多,機會也越大,因為沒有一個國傢是真的為阿三利益來到印度洋。
幾年之後,阿三可能連哭都哭不出來。誰是對印度洋充滿野心國傢中海軍力量最弱的?就是印度,最終還是要靠實力說話。
中印日三角關系
中國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,盡管總體經濟實力上還不如日本,然而從整體上壓倒日本,隻要中國步子不亂,隻是時間問題。
中日之間雖然經濟聯系十分緊密,政治上卻處於冰凍期,日本內閣缺乏誠意,悔意,善意,是造成中日關系惡化的最重要因素。
從是否加入 一帶一路 就可以看出日本的糾結,對華經濟和政治上的相悖政策,使得日本難以在最佳時機抓住機遇。
中國實力提升後,一旦在亞太地區壓過美國軍事實力,那麼一直依靠美國保護的日本海上能源線安全,就會受到中國極大威脅(日本的想法)。
無論中國如何表示會保證海上正常貿易通行自由,但日本決不會輕易把自己的未來交在中國手中,除非中國能像美國一樣征服日本。
中國跟阿三,跟日本之間貿易量遠遠超過印日之間貿易量,日本決不可能為瞭印日關系,而以犧牲中日關系為代價。
阿三會不會因為印日關系而犧牲中印關系,則不大好說,因為印度人民黨政權遠比國大黨瘋狂。
印度對外政策的基石仍然是 不結盟 原則,當印度與日本過分接近時,超越不結盟紅線,印度國內政治會引發強烈對抗。
對印度來說,外部威脅最大的並不是中印邊境爭端,而是中國對南亞地區滲透深入,當不丹,尼泊爾等國傢不再是印度戰略緩沖區之後,印度就會坐臥不安。
對日本來說,它的石油90%依靠海運,中東到印度洋,通過馬六甲海峽,這種海上生命線,偏偏也是中國必須守住的能源安全線。
這種矛盾必將長期存在,除非中日之間建立深度互信,但這年頭誰會相信誰呢?
印度一直是個奇葩,
既想從中印貿易過程中提升經濟活力,又想占到邊境便宜。
既想加入 亞投行 獲益,又對 一帶一路 心懷抵觸。
既想跟美日澳共同 保衛 印度洋,又想借俄羅斯之力加強海上防衛能力。
既想跟中東石油土豪保持親密友誼,又想跟以色列抱成一團。
一切都想要的阿三,最終一切都會失去!
責編:施成德
(如涉版權請聯系banquan@haijiangzx.com轉載請註明海疆在線)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